大年初一天氣挺好,想著就近哪裡走走,消耗一下熱量
林爹爹屬意尾寮山,我說還是先去旗尾山測試一下體能吧
每年來回經過旗山多次,但造訪這顆山頭的次數屈指可數
而且還常常是在過年期間才會想到它~
9:33從第一登山口出發
以前陡上乾滑的路徑,經過整理好走多了
9:38,北旗尾南山
9:42,北旗尾山
前面兩顆小山頭只是暖身用的,再來就是一段陡下
暖暖的冬陽照拂,在森林裡穿梭,覺得好愜意
(此後會經過第二登山口,如果沒有足夠的飲水、體能和裝備
建議可以從這裡下撤,完成一個小環線就好)
但是旗尾山怎麼可能如此輕鬆好走
一段又一段的上坡,可是很考驗體能的
走不快也就不會喘,但是小腿好酸啊
偶有展望可以歇歇腿,看一下風景
下一個陡坡
又來了個上坡
來個風景安撫一下
稜線上,兩側的視野展望都很棒
往上進入巨石路段
展望更好一些
沒料到又來個陡下
連續上上下下,體力消耗挺大,開始覺得微喘跟腳軟
休息一下
10:41進入最好玩的巨石陣
挺費力的
睽違兩年,稜線上的巨石陣有趣依舊,只是太陽曬得人發燙
幸好林爹爹先知灼見,冷冬硬是帶了兩壺冰涼的運動飲料
每個休息時刻,入口都宛如甘霖
但也是最好拍照的地方
腳步踩穩,努力向上
10:54抵達第三登山口岔路,這裡是必拍景點
歇息一會,迎接最後一段可怕的陡階梯
11:02,抵達旗尾山
本來打算跟朋友兩端接駁來個旗靈縱走,因事取消
看著後頭2/3的路徑,有點慶幸不用再繼續奮戰
視野絕佳,可惜霧霾太重
啃瓜子,吃水果,林爹爹還悠悠哉哉打個盹
雖然不想去面對正午的陽光,還是在12:50踏上歸程
擇原路返回,重溫上上下下拉繩的樂趣
透中午曝曬的稜線上,遇到穿短袖沒戴帽滿臉通紅的情侶
一家四口,啥都沒有,只剩外套口袋半瓶運動飲料的遊客
想到旗尾山祠上那桶,水早已經被倒光的愛心奉茶桶
我都替他們口乾舌燥了起來.....
也遇到了耳朵長繭,不聽同伴勸說山徑上要停下互相禮讓的大哥
還有穿著下坡一路滑的鞋子,看來就是臨時起意來走一走的
建議他們可以從第二登山口下切,畢竟裝扮不適合徒增危險
希望大家都平安下山,這次吃些苦頭,以後就能多些準備
旗尾山步道單趟大約2公里,有兩段明顯的爬升路段,不容小覷
通常去程從第一登山口上,吃盡苦頭後會擇第三登山口而下
但嘗試走過一次又硬又熱的柏油路面後,寧願走山徑下山
14:02回到第一登山口。從冷冷的17度出門,走到爆熱的29度
雖然羨慕旗山居民擁有得天獨厚,就近可以到訪的旗尾山
但是這座山很挑時節走啊,至少我們只會在12-2月間造訪
爬山日期:2023/01/22
這些年我們走過的旗尾山
2011年8月首訪失敗
2017/01/28第一-第三登山口環線
2018/12/24靈-旗縱走
2020/11/29旗-靈縱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