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風災前,往寶來山上玩樂時會看到往石洞溫泉的指標
那時帶著小孩,只喜歡燈光美氣氛佳,設施完善的溫泉會館
然後一場風災重創,曾經耳聞的野溪溫泉一一消失
這些年,寶來溪沿途的溫泉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再現
我們的足跡也邁入山林,偶爾爬山;偶爾下水,變換不同樂趣
2019年底,首發累得半死的小關山林道下十三坑溫泉
雖然累,卻遼溪遼出興味。2020大年初一岔去走了復興溫泉
今年的元旦假期,終於開車到達七坑溫泉菜市場朝聖
而以前開車就能到的石洞溫泉,現在只能靠雙腳慢慢走
車過寶來溪橋,停原新寶來溫泉山莊舊址改建的停車場
09:37出發,從橋頭旁小路經過兩座土地公廟,來到橋下邊角
順著階梯往下走
遼溪到對岸。一開始就一群人,今天的熱鬧可期
走一段明顯的溪床道路
再來就是遼好遼滿的沿溪行,忘路之遠近~
先遼7次溪
接上右側產業道路下來,難得的車行道路
道路末端遼過溪,總算可以走上一段乾爽的溪床路
再遼溪
途中遇到一位騎登山車的先生,前一晚在溫泉旁搭營
後續再遇到他們一起紮營過夜,徒步過溪的朋友家人
告知此刻的石洞溫泉至少有30人,小年夜還有此榮景
那平常假日的熱鬧擁擠,就更不在話下了
林爹爹說這片岩壁,是寶來溪畔的獵鷹尖
一般高底四傳車可以開到這裡停放
大石陳列,很壯觀
再來的溪水比較深,只有大腳吉普車過得了吧
腳短的我,水深已及大腿
水深,石壁也壯觀,雙重享受
從廂型車停車處起算,需再遼4次水位較深的溪
倒數計次中
沿著溪畔繼續前行
最後一次越溪行
將將,12:01抵達目的地石洞溫泉
雖熱鬧但不擁擠,只是池子內滿滿的人
半山腰的溫泉源頭。坡上都是碎石,就沒上去一探了
我們先在溪畔煮水泡茶,等到大家起身用餐再換我們進去
一踏進溫泉池,整池的青苔跟噁心的腳底滑溜感讓人卻步
曾在社團看過前輩交代泡完要放乾水,看來很久沒人這麼做
於是我和中青代3位帥哥,就池邊現有的刷子竹掃把動起來
刷刷洗洗後再放一池新水,雖然滑感仍在,總是乾淨許多
泡了湯,又煮/吃了麵。一點半後往泉友口中10幾分鐘就能到的五坑半溫泉續探
不過地圖上沒路徑,遼溪走了半個多小時還不可得,又不巧下起小雨
為了安全決定放棄、鎩羽而歸。結果好像只差100公尺就到了😓,真是扼腕
14:40回返石洞溫泉,人去池空。只剩一家子在溪邊戲水
包場的我們當然恣意泡個過癮,果然留到最後的是贏家
考量回程時間,15:10依依不捨踏上歸途
迎面而來,背重裝要在溪畔搭帳過夜的年輕人
(當晚下了雨,有替他擔心了一下)
再遼
回到車行道路。沒雨,取下背包套
下午的天氣明顯好了許多,還有陽光露臉
山上的路&崩塌的裸露岩壁
繼續遼
為了確認溪畔溫泉供水區噴濺出的水是冷的還是溫的
特地走過去一探究竟,於是去程遼了19次溪,回程多了一次
單趟走了4.7公里。去程耗時1小時24分鐘;回程耗時1小時20分鐘
林爹爹說這次遼溪怎麼這麼厲害?我說穿上鞋子+登山杖就有如神助啊
石洞野溪溫泉枯水期&冬春限定,是條輕鬆、老少咸宜的散步路線
健行泡湯日期:2021/02/10(小年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