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連假到台東的主要目的,除了躲空污外
主要的行程安排還是有二,一是泡湯,一是走步道
這次設定的目標是路程有些遠,常常過門而不入的成功鎮
上午走麻荖漏步道,下午換三仙台步道,很是恰當
夜宿都蘭,偶有細雨,但一早移動過程中雨勢不斷
還好越接近成功鎮雨勢越小,我們就依既定行程
跟著導航走東18接東16,沿途有聖武宮/東方天池的指示牌
最後左轉陡上麻荖漏停車場的路比較驚險,膽小者可以路邊停車走上去
停車腹地算大,因非熱門路線,專程來走步道的只有我們一車
步道口的白榕巨木
感覺是輕鬆路線欸,竟然來回要3小時
09:28,毛毛細雨,穿著雨衣啟程,一入樹林,就有猴群現蹤
不知步道終年潮濕,還是因為這幾天都下雨,超泥濘
走過泥濘路,換來一長串的珊瑚礁抬升的階梯
落差大的地形有木梯輔助,沿途都有紅漆箭頭指引方向
小心翼翼通過濕滑路段,過了250公尺標示不久
眼前出現大水管,入口處停的兩部車,應該是來處理水路問題
轉個彎後,大石上標示三花池,切下溪谷應該是戲水的好地方
再來的路徑讓人精神振奮
穿越石洞
石壁邊坡,走起來戰戰兢兢
拉著繩子往下
過了500公尺後,踩著溪邊大石
沿著紅箭頭走,第一段越溪
穿越重重障礙
又回到對岸🤣🤣
鑽進大石堆
再拉繩越溪
幽深的潭水
一路往上攀爬,毫無冷場。走上這段後不久,750公尺入袋
遼溪,again
看著林爹爹低頭過樹,下一秒我就撞上了😓🤣🤣
再遼溪
換個角度,我上場
咚咚咚,踏石過溪一氣呵成
蹬上大石
反覆過溪
1K處的木梯
接近終點,拉繩往上的路段越來越多
拉繩上最後一段陡坡後,穿越石頭縫
10:35目的地就在眼前
林爹爹不敢置信地說:這不是觀景平台⋯這不是觀景平台⋯
缺少陽光輝映下的新港瀑布沒有彩虹,只有左右兩串絹絲細流
往前下切還有一個谷地,看來是有拉繩可以續往上
但覺得今天的行程已經很滿意,不想再冒進
待了5分鐘就踏上回程路,我拉繩下坡的英姿
往下比較費力,對我的右手50肩+左上臂二頭肌拉傷,都是種挑戰😓
沿著左岸
重複遼溪
翻越樹幹
踩穩向下
英姿再一
注意腳步
雨過天晴,陽光出現後,色調變得不一樣
闊葉樓梯草&冷清草,屬耐陰植物
通常出現在溪流旁,或山谷中鬱閉的潮濕環境
步道630公尺處的開闊地有一大片
藍天白雲,綠樹叢林外加溪水潺潺,美得像幅畫
但也曬得有點吃不消。回程指示變成黃色箭頭
橫跨步道上的樹木風姿綽約
小心頭!
三花池出現戲水的遊客
走上長長木梯路後,哩程倒數250公尺
大意失荊州的林爹爹在此滑了一跤,還好背包墊著,安然無恙😓
此後的路程更是步步為營,不敢鬆懈
終於在11:33分回到步道口
步道口告示牌寫著往返時程約3小時,一開始覺得滿唬爛的
實際走來溼滑的確會減緩速度,如果習慣穿雨鞋,是更好的選擇
來回含休息走了2小時又5分鐘,除了喝水外,不太需要停下補給食物
穿著雨衣迎著絲絲細雨,走入森林後雨也就沒有再落下
全程只有1.12公里,海拔落差200餘公尺
沿著新港溪前進,末端觀景平台可見新港瀑布(又稱彩虹瀑布)
我是沒見到彩虹啦,只看到兩串涓絲細流
去程我頭撞樹幹,回程林爹爹摔了一跤
雖然如此,最終老天還是給了我們一個藍天白雲的好天氣
整路溼滑,除了上上下下,時不時還要遼溪、拉繩、攀越大石,毫無冷場
超適合喜歡爬山玩水+刺激行程的,讓人回味無窮
建議非雨季前來,目前水量不大,越溪的石頭踏點剛剛好
登山鞋剛好可以應付,不然還是建議高筒雨鞋或是止滑的溯溪鞋了
因為是輕鬆路線,所以當然還要接著上場三仙台步道囉
健行日期:2020/02/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