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經過合歡山公路&台21玉山國家公園那一帶總是納悶
這路邊停一堆車究竟怎麼回事,這些年才漸漸明白
林爹爹50歲後突然熱衷爬山
我以為咱們家只有走走步道的水準而已
4月初的尾寮山來回近20公里
雖然走得辛苦,但似乎開啟契機
證明肉腳夫妻倆也有登百岳的實力
這次暑假小旅行,之所以又鎖定清境熱區,就是為了就近到合歡山
首要目標是輕輕鬆鬆就能收集的初百岳:石門山
步道前就有停車場,當然願意多走幾步路
合歡山遊客中心旁有更寬廣的位置
其實里程碑顯示只有700公尺
公路旁中間偏右就是步道對面的小停車場
後方直上的階梯們通往合歡尖山
上午7點左右,遊客極少,大部分時間我們包場
步道兩旁都是短箭竹
天氣晴朗,群山環繞,很棒的早晨,雖然12度有些冷
包場的結果就是沒人幫拍照,沒人幫拍就自己來
沒法子重裝走幾天幾夜的百岳,拍拍照也是挺好的
東峰步道維修中,沒關係,我們以後再來,連主峰一起收集
黑色奇萊山系,讓人好生敬畏
臨去秋波,再和奇萊們合影一下
邊走邊拍,上山25分鐘,下山更是20分鐘不到
輕輕鬆鬆完走石門山,再來當然就是臨近也相對簡單的合歡東峰
無奈步道維修中,那麼改走來回4小時的北峰也不是不行
事前沒有做功課,步道是怎麼回事兒自然也不清楚
反正一條路,走就對了
8:42啟登,北峰&西峰同一路徑
一開始緩階梯先熱身
才短短100公尺後路況丕變
一連串陡上的石陣
走來可是一點都不輕鬆
途中遇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志工,他們正在維修泥濘的步道
幸運的我們成為當天第一組踩踏的登山客
也因為他們的熱心解說,我們才知
原來路邊的粉色花們是花期即將結束的紅毛杜鵑
穿越半人高的箭竹繼續前行,有林蔭的時候走起來是舒服的
因為走在稜線上,所以展望極佳,合歡公路隨時在我們腳下
雖然上坡的路很辛苦,但一停下腳步,環顧四週,就有動力繼續往上
多數時候是天清氣爽,群山矗立在雲上
越往上,杜鵑的花況越好
陽光大好,溫度冷熱變換著
外冷體熱的我,惱人的鼻水一路沒停過
陡峭的路亦是不曾中斷
弱弱腳的我們大概100公尺就要休息一會,補充能量,喝/吃了再上
爬得更高,望得更遠
持續挺進,終於1/2了
但是並沒有比較好走
南湖大山&中央尖山始終在遙遠的右手邊伴著我們
遠方的公路不知是否台8線?
反射板現蹤,路況開始平緩
眼前色調一致的箭竹坡真美
黑色奇萊山系自始至終在身後督促我們
離目標越來越近
但是最後一段又給一點小小考驗
在2個多小時後的10:47登上合歡北峰
奏樂:等登登,等登登登⋯⋯
坐在高點,遠望剛剛走過的路,美的我們捨不得移開視線
爬山的過程再辛苦,這一刻都值得了
人造的天空步道,哪及得上眼前的數百萬分之一
為了想要一探小溪營地的真面目,又來回多走了一段路
雖然有潺潺水聲相迎⋯⋯但這距離有點兒遠
於是我們的體力就接近極限了
幸好回程都是下坡路,可以衝速度也省體力
(我們除了緊身褲也加了髕骨帶,整路好手好腳沒掰咖)
這張有千山我獨行的瀟灑
在氣力用盡前,耗時5小時整,終於回到登山口
只是最後200公尺的取車距離,卻是咫尺天涯啊⋯⋯
在北峰山徑拍了些各異其趣的小花,賞心悅目
挑戰日期:2017/07/10